佛光大辞典 第638页
-
什么是法界观门
【佛光大辞典】全一卷。杜顺(557~640)撰。又作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、华严法界观门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。本书并非一独立流通之书,而系收录于其他之书中,或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上士
【佛光大辞典】(一)菩萨之异称。又作大士。菩萨远离迷执邪见,正见法理,乃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,故称上士。释氏要览卷上(大五四·二六一上):“瑜伽论云:‘无自利利他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印度河
【佛光大辞典】(Indus)梵名 Sindhu(信度)。乃印度之大河。发源于西藏高原,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拉昆仑山两山脉之间,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,右岸交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七惟
【佛光大辞典】七种不招致衰退之方法。即:(一)惟经道,指无常观。(二)惟人生,指苦观。(三)惟精进,指舍离观。(四)惟谦虚,指无我观。(五)惟降意,指离情观。(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法皇
【佛光大辞典】日本佛教用语。指落发出家入佛门之日本天皇。又作太上法皇、禅定法皇。始于天平胜宝元年(749)圣武天皇之让位就行基受菩萨戒,迄正德三年(1713)灵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四明尊者教行录
【佛光大辞典】凡七卷。南宋宗晓(1151~1214)编。又称四明教行录、教行录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。系仿灌顶之国清百录、遵式之金园集而收录四明尊者知礼一生之文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印度哲学
【佛光大辞典】印度称哲学为“见解”(梵 dar?ana),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学所限,以探究一切万物普遍之根本真理为主,且具有极浓厚之宗教色彩。于印度哲学史中,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七净华
【佛光大辞典】以华比喻七种净德。又称七净。鸠摩罗什谓七净华为:(一)戒净,为始终净。即身口所作,无有微恶;意不起垢亦不取相,亦不愿受生。施人无畏,不限众生。(二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法相
【佛光大辞典】(一)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(体相),或指其意义内容(义相)。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,故又称法相宗。[解深密经卷二“一切法相品”、大毗婆沙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五浊
【佛光大辞典】梵语 pa馽a kasāyāh。又作五滓。指减劫(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)中所起之五种滓浊。据悲华经卷五、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,五浊即指:(一)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印度教
【佛光大辞典】(Hinduism)通常指新婆罗门教。即印度古来正统思想之婆罗门教,摄取佛教与耆那教教义以及复杂的民间信仰,而发展成的一种宗教。与其说是一有明确体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七众
【佛光大辞典】即七类弟子,构成释尊之教团(出家与在家)。又作道俗七众。七者即:(一)比丘(梵 bhiksu,巴 bhikkhu),又作苾刍、乞士,指满二十岁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法相宗
【佛光大辞典】又作慈恩宗、瑜伽宗、应理圆实宗、普为乘教宗、唯识中道宗、唯识宗、有相宗、相宗、五性宗。广义而言,泛指俱舍宗、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五浊增时
【佛光大辞典】五浊指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。住劫中,自人寿二万岁为五浊之始,初则其浊轻微,其后随时代之变化,五浊渐增,至今日末法浇薄之世,五浊愈益炽烈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印度藏志
【佛光大辞典】乃日本平田笃胤所撰。本书原预定编成二十五卷至三十卷,然尚未完成。今仅存一至八卷,及二十一、二十二、二十三等三卷,共计十一卷。本书系就印度之风俗、佛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 -
什么是七众溺水
【佛光大辞典】北本涅槃经对众生之分类譬喻,谓众生有七种。该经卷三十二载,第一人入水,以不习浮,故入水即溺;譬如一阐提,入生死河即没。第二人虽没还出,出已还没;譬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