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 第1680页

  • 什么是吒?

    悉昙字脿(t!a)。又作吒、哳、裤、侘。悉昙体文五类声舌声之第一,四十二字门之一,五十字门之一。吒字就字相而言,为慢之义;就字义而言,为慢不可得之义。故金刚顶经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85)
  • 达罗毗荼国是什么意思?

    达罗毗荼,梵名Dra^vid!a ,巴利名Damil!a 。南印度之古国名。又作达罗弭荼国、达罗比吒国、陀弥国、达弥拏国、陀眉罗国。其都城为建志补罗城(梵K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0)
  • 什么是同体之惑?

    同体,即观一切众生与己身为同体,乃真如平等,无二无别;如波之于水、四肢之于一身。同体之惑,则谓人之根本无明,乃真如自体之迷惑;此无明与真如二者,犹如波与水之为同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4)
  • 达磨廓然是什么意思?

    禅宗公案名。又作达磨廓然无圣、圣谛第一义、廓然无圣。系有关梁武帝与达磨之问答。碧岩录第一则(大四八·一四○上):‘梁武帝问达磨大师:“如何是圣谛第一义?”磨云: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6)
  • 什么是同类助业?

    又作同类善根。为‘异类助业’之对称。指净土教五正行中之读诵、观察、礼拜、赞叹供养等四种助业。此四种助业虽系往生净土之正行,然非正定之业,仅为助成五正行中之称名念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6)
  • 什么是日轮?

    (一)即指太阳。为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观。观想于日,称为日轮观,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中之初观。密教则以日轮表胎藏界之理,以月轮表金刚界之智,故真言行者于胸内八分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106)
  • 道贤论是什么意思?

    晋代孙绰撰。现已不存。内容散见于‘梁书’等。本书将西晋至东晋初年之高僧竺法护、竺法乘、于法兰、于道邃、帛法祖、竺道潜、支遁等七人,依次比为山涛、王戎、阮籍、阮咸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2)
  • 什么是日课念佛?

    指以修‘称名念佛’为每日之功课。如唐朝道绰以每日称念佛名七万遍为日课,善导撰述观经疏时,日诵阿弥陀经三遍、念阿弥陀佛名号三万遍,稿成后七日间诵经十遍、念佛三万遍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1)
  • 道品是什么意思?

    道,通往涅槃之道法;品,品类差别。据诸经所载,通往涅槃之道法,其品类凡有三十七科,是即三十七道品。[增一阿含经卷三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](参阅‘三十七道品’50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43)
  • 什么是同泰寺?

    位于江苏江宁之东北。梁武帝普通二年(521)九月建立。本寺楼阁台殿,九级浮图耸入云表。帝尝亲临礼忏,舍身此寺,并设无遮大会等法会,又亲升法座,开讲涅槃、般若等经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3)
  • 道法智是什么意思?

    梵语ma^rga dharma-jn~a^na。八智之一,十六心之一。即观欲界之道谛而证得之无漏智。又断除迷于道谛之见惑之智,亦称道法智。[俱舍论卷二十三]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3)
  • 什么是日莲宗全书?

    凡二十六册(和装本二十九册)。日莲宗全书出版会编。为收录日本日莲宗著名之板行书所成之丛书。分为本典部、注疏部、史传部、论述部等四部。明治四十三年一月至大正五年(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7)
  • 什么是同品定有性?

    梵语sapaks!e sattvam。因明用语。因(理由)三相之一,用以表示因与宗(命题)后陈(述词)之关系。例如‘甲是乙(宗),丙故(因),诸丙皆是乙(喻,譬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3)
  • 道果论是什么意思?

    西藏佛教萨迦派之主要教义。又作道果法。认为修法者若断除一切烦恼,即可证得一切智,而达于涅槃境界之果。其修行之次第,修法者先抛除非福(即恶业、坏事),专心于善业,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1)
  • 什么是同法喻?

    因明用语。因明喻支(譬喻)之一。乃‘异法喻’之对称。又作同法、同喻、同品。喻,比况、譬喻之意。法,总括能立与所立法。同法,即兼同于能立、所立法,亦即因同品兼宗同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43)
  • 道岳是什么意思?

    (568~636)唐代僧。洛阳人,俗姓孟。十五岁从僧粲法师出家,后从志念、智通二师学成实论、杂阿毗昙心论,并从九江之道尼学摄大乘论及俱舍论。隋代大业八年(612...

    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9)

分享

复制链接

alstonduan@163.com

发送邮件
本站唯一联系方式为电子邮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