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乱是什么意思?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3-29 阅读(
梵语viks!epa。心所之名。又作散动、心乱。即心于所缘之境流荡散乱之精神作用。亦即心若无一定,则起障碍正定的恶慧之作用。为唯识百法之一,随烦恼之一。大乘广五蕴论(大三一·八五三下):‘云何散乱?谓贪、嗔、痴分,令心、心法流散为性,能障离欲为业。’诸论书就其体之假实有异说,其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之说,散乱仅摄于痴分;其二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之说,则摄于贪嗔痴三种,二义皆以散乱无别体。然就护法之主张,认为散乱另有其自体。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,心之散乱,系由弃舍障、远离障、安受障、数治障等四障而起。

 有关散乱之种类,诸经论记载不同。(一)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列举二种散乱:(1)下意散乱,欣求小乘而昧于大乘之散乱。(2)分别散乱,即对‘三轮’生起分别思虑之散乱。

 (二)梁译摄大乘论卷九列举五种散乱:(1)自性散乱,谓眼、耳等五识不守自性,随逐外境,念念变异之散动。(2)外散乱,谓意识驰动,随逐外尘而起种种之分别。(3)内散乱,谓心生高下,念念变化不定。(4)粗(粗)重散乱,谓执着我、我所(属于我所有之色身、财宅、眷属等)而起。(5)思惟散乱,谓菩萨舍离大乘,思惟小乘而起之心所,不得寂静。又于六门教授习定论亦举有外心散乱、内心散乱、邪缘心散乱、粗重心散乱、作意心散乱等五种散乱,其义略同上记所述。

 (三)显扬圣教论卷十八、辩中边论卷下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列举六种散乱:(1) 作意心散乱,又作思惟散动。(2)外心散乱,又作外缘散动。(3)内心散乱,又作内散动。(4)相心散乱,又作相散动,谓行伪善而内心不安。(5)粗重心散乱,又作粗惑散动。 (6)自性心散乱,又作自性散动。

 (四)摄大乘论本卷中列举十种散动:(1)无相散动,又作无有相散动,谓执着无相。(2) 有相散动,谓执著有相。(3)增益散动,谓执着以有增益无所有。(4)损减散动,谓执着以无损减实有。(5)一性散动,又作一执散动,谓执着依他分别即是空。(6)异性散动,又作异执散动,谓执着色、空有异。(7)自性散动,又作通散动,谓执着色为‘有碍’。(8)差别散动,又作别散动,谓执着色有生、灭、染、净等差别。(9)如名取义散动,又作如名起义散动,谓执著名如义。(10)如义取名散动,又作如义起名散动,谓如义于名而起旧执。[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五、摄大乘论释卷四(无性)、大乘百法明门论、成唯识论卷四、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、百法问答钞卷一] [佛学大词典]

分享

复制链接

alstonduan@163.com

发送邮件
本站唯一联系方式为电子邮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