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起信论义记是什么意思?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3-27 阅读(
凡三卷。唐代法藏撰。又称大乘起信论疏、起信论义记、藏疏、贤首疏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。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。本书系以华严宗之立场而注释大乘起信论者。共分成十门:(一)教起所因,(二)诸藏所摄,(三)显教分齐,(四)教所被机,(五)能诠教体,(六)所诠宗趣,(七)释论题目,(八)造论时节,(九)翻译年代,(十)随文解释。其中第三之显教分齐中,初述自日照三藏传至戒贤、智光之三时判,次将传入东土之大小乘诸经论总判为四宗:(1)随相法执宗,即指小乘诸部。(2)真空无相宗,指般若经、中论等。(3)唯识法相宗,指深密经、瑜伽论等。(四)如来缘起宗,指楞伽经、密严经、宝性论、起信论等。不用华严宗之五教判,而新立四教判,将起信论配于第四宗,此与古来所论大异其趣。此外,本书复谓起信论中之‘阿梨耶识’即是唯识家所说之‘阿赖耶识’,又将三细中之业相、能见相、境界相次第配于自体分、见分、相分,且谓智相以下之六粗通于六意识之中。并明白举示起信论唯举第六识及第八识,而未论及第七识。凡上,皆为本书之特色,为起信论其他之注疏所未及者。

 本疏与慧远之疏、元晓之疏并称起信论之三大疏,而以本疏最为风行。本疏原有三卷,论文部分有单行本,其后唐代之宗密将疏与论文会合出刊,然不引本疏之全文,且删削颇多。自宋以降,一般注重宗密之疏,而世人多不知有本疏。后有日僧凤潭,重新考订本疏与论文之会合本,凡五卷,盛行于世。清朝杨文会犹感于本书之遭受割裂,遂别求古本,仇校出刊,是为七卷之会本,颇受学界之重视。本书之注疏本甚多,较重要者有宗密之起信论疏四卷、湛睿之教理钞十九卷、慧澄之讲义三卷、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五卷、普戒之要决三卷等。[华严经探玄记卷一、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、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、大乘起信论之研究] [佛学大词典]

分享

复制链接

alstonduan@163.com

发送邮件
本站唯一联系方式为电子邮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