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之律仪。为‘善律仪’之对称。又作不律仪、恶戒。即为自活或得利益而立誓行屠杀等业者所得之无表色。据俱舍论卷十四载,恶律仪为智者所诃厌,故名恶行,能障清净之戒律,故名恶戒,不禁身语之恶,故名不律仪。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说恶律仪有十六种,即:(一)为利饲养羔羊,肥已转卖。(二)为利买羊屠杀。(三) 为利饲养猪豚,肥已转卖。(四)为利买猪屠杀。(五)为利饲养牛犊,肥已转卖。(六)为利买牛屠杀。(七)为利养鸡令肥,并予转卖。(八)为利买鸡屠杀。(九)钓鱼。(十)猎师。(十一)劫夺。 (十二)魁脍(魁,为师之意;脍,为切肉之意。即指杀人者)。(十三)网捕飞鸟。(十四)两舌。(十五)狱卒。(十六)咒龙(以咒术系缚蟒蛇等,供人观赏戏乐,求物以自活)。又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举出屠儿、魁脍、养猪、养鸡、捕鱼、猎师、网鸟、捕蟒、咒龙、狱吏、作贼、王家常差捕贼等十二恶律仪。
有关恶律仪之得与舍,依俱舍论卷十四、卷十五之意,若住律仪,由胜烦恼而作杀缚等诸不善业,由此便发不善无表;若住不律仪,由淳净信而作礼佛等诸胜善业,由此亦发诸善无表。又由作、誓二者,能得恶律仪,‘作’即生于不律仪之家,于作杀生等事时即发得恶戒;‘誓’即非生于不律仪之家,但为生活之故,立誓杀生以资养活,由此发得恶戒。舍戒则有三缘,即由死亡(所依之身已舍,能依之恶戒随之亦舍)、由得戒(善恶二戒不能俱起,得别解脱戒或静虑律仪时,增盛之势力强大,故能舍恶戒)、由二形生(即男子生为女形,女子生为男形)。另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载,死者欲爱尽时、受律仪戒时、受三归依时,于此三时舍恶律仪戒。[瑜伽师地论卷九、顺正理论卷三十六、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、俱舍论光记卷十四]
[丁福保佛学大词典]
什么是恶律仪?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3-31
阅读(45)
相关阅读
-
什么是世智?
指普通世俗之智慧。为三智之一。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;系相对于‘出世间智’而言。又称世俗智、世间智。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、无所产生之有漏智,即为世智。此类智慧多缘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36) -
什么是世耶那萨喃?
梵语s/ayana^sana,巴利语sayana^sana。指卧具。乃僧侣生活资具之一。(参阅‘卧具’3493)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93) -
什么是世界主?
指世界之主。佛经中每谓世界有一小世界、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、大千世界等大小之类别,而谓每一世界各有其主,如初禅天之梵王,为一小世界(即四天下)之主;第二禅天之梵王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03) -
什么是丙丁童子?
禅林用语。原指司灯火之童子。丙丁,即天干中之‘丙、丁’,与五行相配则属‘火’,故以丙丁比喻火。禅林中每以‘丙丁童子来求火’一语譬喻众生本具佛性,复向外求佛。盖自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01) -
什么是王?
梵语ra^jan,巴利语同。印度佛教兴盛之时代,王权亦有逐渐强化之趋势。至阿育王、迦腻色迦王时,将印度建设成一统国家,王之威势因此愈加神圣化,佛教亦受其影响;在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97) -
什么是王宫塔?
位于韩国全罗北道益山郡金马面。塔之详细史实不详,因其所在地称王宫面、王宫里,故称此塔为王宫塔。石塔高五层,约八公尺余,造型优雅,足以使人回想当时文化之隆盛。其造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7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