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名Lan%ka^vata^rasu^tra 。凡四卷。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。刘宋求那跋陀罗译(443)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。楞伽,山名;阿跋多罗,入之义。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之宝经,为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。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,吾人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。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,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,其成立年代约于西元四百年前后。全经一再强调,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之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,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性,舍离能取、所取之对立,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世界。
本经现存之梵本系尼泊尔所传,日本学者南条文雄、河口慧海等人于一九二三年将之校正出版。汉译本有三种,皆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:(一)即求那跋陀罗之译本,又称四卷楞伽经、宋译楞伽经。(二)北魏之菩提流支译(513)之入楞伽经,十卷。又称十卷楞伽经、魏译楞伽经。(三)唐代实叉难陀译(700~704)之大乘入楞伽经,七卷。又称七卷楞伽经、唐译楞伽经。于三种汉译本中,四卷楞伽经为菩提达磨所付嘱慧可者,故古来特为禅宗所重。据续高僧传法冲传载,四卷楞伽之讲述可分为二支,一为僧粲以下诸师,依南天竺一乘宗讲述之;一为昙迁等诸师,依摄大乘论而讲述之。然于南北朝时代,本经尚未有普遍之研究。至唐代,则随禅宗之发展,本经亦随之备受重视,于当时有所谓‘楞伽师’、‘楞伽宗’之出现。另自玄赜之‘楞伽人法志’、净觉之‘楞伽师资记’等书之撰述,亦可窥见当年以本经作为传持依据之风气,直至神会等人提出以般若主义取代楞伽之主张,始渐产生重视金刚经之风潮。除汉译本外,另有西藏译本与日译本。藏译本有二种,第一种与梵文原典完全一致,第二种则为汉译本之重译本。
本经之注疏极多,较重要者有入楞伽经疏五卷(菩提流支)、楞伽经疏七卷(新罗元晓)、楞伽经疏六卷(隋代昙迁)、楞伽经注五卷(唐代智严)、入楞伽心玄义一卷(法藏)等,及西藏大藏经中之圣入楞伽经注(梵A^ryalan%ka^vata^ravr!tti )。此外,净影寺慧远之大乘义章则为本经之重要研究论著。
本经采用甚多佛教诸学派之学说,并从诸派之学说来叙述宗教上之体验。其与佛教思想有关连且较为重要者为:(一)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思想,而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之先驱。(二)将禅分为愚夫所行禅、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等四种。此为禅宗史上颇值得注意之资料。(三)对后期之唯识学说,尤以护法之唯识,影响甚大。[历代三宝纪卷九、大唐西域记卷十一、开元释教录卷四、卷五、卷六、卷九]
[丁福保佛学大词典]
什么是楞伽经?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3-31
阅读()
- 上一篇: 什么是非道?
- 下一篇: 现观总有三种是什么意思
相关阅读
-
什么是世智?
指普通世俗之智慧。为三智之一。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;系相对于‘出世间智’而言。又称世俗智、世间智。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、无所产生之有漏智,即为世智。此类智慧多缘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36) -
什么是世耶那萨喃?
梵语s/ayana^sana,巴利语sayana^sana。指卧具。乃僧侣生活资具之一。(参阅‘卧具’3493)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93) -
什么是世界主?
指世界之主。佛经中每谓世界有一小世界、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、大千世界等大小之类别,而谓每一世界各有其主,如初禅天之梵王,为一小世界(即四天下)之主;第二禅天之梵王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03) -
什么是丙丁童子?
禅林用语。原指司灯火之童子。丙丁,即天干中之‘丙、丁’,与五行相配则属‘火’,故以丙丁比喻火。禅林中每以‘丙丁童子来求火’一语譬喻众生本具佛性,复向外求佛。盖自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101) -
什么是王?
梵语ra^jan,巴利语同。印度佛教兴盛之时代,王权亦有逐渐强化之趋势。至阿育王、迦腻色迦王时,将印度建设成一统国家,王之威势因此愈加神圣化,佛教亦受其影响;在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97) -
什么是王宫塔?
位于韩国全罗北道益山郡金马面。塔之详细史实不详,因其所在地称王宫面、王宫里,故称此塔为王宫塔。石塔高五层,约八公尺余,造型优雅,足以使人回想当时文化之隆盛。其造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4 阅读(7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