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三摩耶?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
梵语samaya 之音译。又作三昧耶、縒么野、娑摩耶。意译时、众会、一致、规则、教理。一般多作‘时’、‘一致(平等)’之义。

 (一)作为‘时’之意,如诸经之初,有‘如是我闻:一时’(梵evam!maya^ s/rutam ekasmin samaye )之语,亦即六事成就中之时成就。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,古印度有关‘时’之名称有二:一为迦罗(梵ka^la ),一为三摩耶。其中,迦罗一词为印度古代外道所习用,此类外道执‘时间’为实有,且以之为万物之生因,佛教则视之为邪见,故于经中多用三摩耶一语,而不用迦罗一词。此外,或以迦罗表示长时之时,如一年分为三等分,而以三摩耶表示时中之小时,如一日分为画夜六时,六时之中更有‘小分’之分。[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八、大日经疏钞卷二](参阅‘一时’63)

 (二)密教以之为诸佛或诸尊之本誓(因位之誓愿)。具有平等、本誓、除障、惊觉等四义。即:以佛与众生之本质而言,二者完全平等无有差别(平等),故佛发誓令所有众生开悟成佛(本誓),而众生由于佛之加持力,故能袪除烦恼(除障),众生之迷心亦能随之而惊醒(惊觉)。其中均以平等之义为中心。故大日经卷六言此三者皆平等一致,即三皆三昧之意,而称为三三昧耶。此有一心三三昧耶、三宝三三昧耶、一身三三昧耶、三乘三三昧耶等四种。

 据大日经卷二、大日经疏卷九所载,修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之三昧(三摩地)契合于本誓,与诸尊成为一体之修法,因胎藏界之诸尊分为佛部、莲华部、金刚部等三部,其观想亦有三种,此三种三昧耶,称为三三昧耶。即:诸佛之本体,谓法界,此法界在胎内之位为入佛三昧耶,出胎内为法界生,完成自利利他之作用为转法轮;依序而为法身、报身、应身之功德。此亦称佛部三昧耶、莲华部三昧耶、金刚部三昧耶,或三部三昧耶。

 为平等、本誓之意时,密教之戒,称为三昧耶戒、三摩耶戒,简称为三戒。而其作法则称三昧耶戒仪、三昧耶戒作法,其道场称为三昧耶戒场、三昧耶戒坛。此戒乃是立于‘三皆三昧耶’,即‘三三平等一致’之观点,而以众生本具之本有清净菩提心为戒体,亦即以行愿(大悲)、胜义、三摩地之三种菩提心为戒体,并以显教、密教、大乘、小乘之戒法等法界之德为行相,在传法灌顶时所授。

 密教认为,受法之后不修行,则将退失自己之本誓,此称退三昧耶罪。对密教之教说(密藏)加以怀疑、诽谤者,则称破三昧耶罪。若未经允许学法,而自行授受者,为越三昧耶罪(越法罪)。以上三种罪,合称为三种重罪。

 象征佛、菩萨、诸天等之本誓之器杖、印契等物,称为三昧耶形、三摩耶形(略称三形),或波罗蜜形。描绘三昧耶形以代表尊形之曼荼罗,则称三昧耶曼荼罗,系四种曼荼罗之一。例如,大日如来之宝塔、观音菩萨之莲华、不动明王之剑等,均为三昧耶形。即顺序观想种子、三昧耶形、尊形,先从种子成就三昧耶形,再从三昧耶形开展出诸尊之形相。

 密教修行之过程有五阶段,为五种要誓之意,称为五种三昧耶、五种灌顶。即:(一) 初见三昧耶,遥从坛外可见曼荼罗,而未授与真言及印契之位。(二)入睹三昧耶,允许进入坛内供养、礼拜、散花,而得闻本尊名号之位。此时可受真言与印契。(三)具坛三昧耶,见曼荼罗及印契之后,修妙业之位。(四)传教三昧耶,修行法则,知晓必要之事,而得为人师之位。(五)秘密三昧耶,到达最后生秘密慧之位。上述五种三昧耶可配于后世之灌顶,而依序相当于曼荼罗供、结缘灌顶、受明灌顶、传法灌顶、以心灌顶。[大日经卷五入秘密漫荼罗法品、理趣释卷上、大日经疏卷十六] [丁福保佛学大词典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