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种唯识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4-03
阅读()
【佛光大辞典】(一)法相宗之慈恩,将诸经论所说唯识之文义总摄为五种,即:(一)境唯识,就所观之境而阐明唯识之义者。如阿毗达磨经说“一处四见”之喻即是。(二)教唯识,就能诠之言教而阐明唯识之义者。即楞伽、华严、深密等诸经所说之唯识唯心之旨。(三)理唯识,经论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。即说唯识转变之理。(四)行唯识,经论中阐明唯识之观法者。即说菩萨依四寻思、四如实智等,思惟观察唯识之理。(五)果唯识,经论中阐明佛果之妙境界者。即说由思惟观察唯识之理而得之果智。五种唯识之中,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,其他四者则为所诠之别义。[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、唯识义章卷三本、般若心经幽赞卷上、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本] (二)法相宗于一切诸法悉称唯识,而立五义之说,即:(一)自相,八识为识之自体。(二)相应,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。(三)所变,心、心所之见、相二分为其所变。(四)分位,不相应法为假立于心、心所与其所变色法之分位者。(五)实性,无为法乃心、心所、色、不相应法四种之实体。以此五义之故,一切法悉称唯识。又以一切诸法皆不离识之一义而说唯识之理者,称总门唯识;此五种各别而论者,则称别门唯识。[成唯识论卷七] p11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