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戒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3 阅读(
【佛光大辞典】梵语 ?īla,巴利语 sīla。音译尸罗。意指行为、习惯、性格、道德、虔敬。为三学之一,六波罗蜜之一,十波罗蜜之一。广义而言,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,如好习惯称善戒(又作善律仪),坏习惯称恶戒(又作恶律仪),然一般限指净戒(具有清净意义之戒)、善戒,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,有防非止恶之功用。

据菩提资粮论卷一所载,尸罗共有习近、本性、清凉、安稳、安静、寂灭、端严、净洁、头首、赞叹等十义。其中,自“清凉”以下为净戒之再转释。戒为实践佛道之基础,故与定学、慧学共称三学。又为五分法身之一,称戒身、戒品、戒蕴(身、品、蕴三者系表示复数)。同时,大乘佛教举之为六波罗蜜、十波罗蜜之一,而称为戒波罗蜜(又作持戒波罗蜜)。

戒,原系佛陀住世时,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。适用于出家、在家二众,并非如律之随犯随制,故于犯戒时不伴以处罚之规定,而是由自发之努力为其特征。据此,则戒与律本应有所区分,但后人往往将此二者混用。一般谓戒为三藏中之律藏所说者,以戒为律之一部分,而以律为诠说戒之典籍。

小乘佛教应在家、出家、男女之别,制定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(略称为五八十具)。凡此,大乘佛教指为声闻戒(又作小乘戒),而另制菩萨戒(又作大乘戒),合称为二戒。又于佛陀所制定之戒,其本质若为罪恶者(即性罪),称为性戒;反之,若本质非罪恶,然易令世人诽谤,或诱发其他之性罪,而特别制定者,称为遮戒。合之亦称二戒。犯遮戒之罪恶,亦称遮罪。

例如杀生戒、偷盗戒等,属于性戒,饮酒戒多归于遮戒。此二戒又有如下异名:(一)性戒,又称旧戒、主戒、性重戒。(二)遮戒,又称新戒、客戒、息世讥嫌戒、离恶戒、离戒。

其中,性重戒为性戒中罪特别重者,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等即所谓四重禁戒。息世讥嫌戒简称讥嫌戒,属佛制之轻罪戒,旨在制止世间之诽谤,一般泛指四重禁戒以外之戒。

戒有四别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载,四别为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。戒法为佛陀所制戒之法则,戒体为戒之体性,即有防非止恶作用之无表,戒行指持戒(实践),戒相意谓持戒之相貌。

戒体系由受戒之仪式作法(即羯磨)所得之律仪,以其不可见,故称无表。律仪,梵语为 sajvara,音译三婆啰,意译亦作等护、拥护、防护、护、禁戒,即所谓遮止恶戒,具有防止身、口、意三恶,保护六根之作用。以其律法仪则能产生防非止恶之作用,故意译为律仪。是故,俱舍论卷十四载,律仪防止身、口、意之恶者,分别称为身律仪、语律仪、意律仪(以上总称遍律仪);保护六根者,称根律仪。其中,前二者以无表为体,后二者以正念、正知为自性。但无表不限于律仪。

一切有部认为,一般表现于身、语上势力强烈之善、恶行为(即身表业、语表业),或由定所产生防止造作善、恶之作用,由此形成一种后天之性格,此即无表。无表属于色法(物质)之一种,故称无表色。此无表有三种,其由立誓决意实行善、恶者,称为律仪无表(善心之情形)或不律仪无表(恶心之情形);若随缘应时而生起善恶心,称为处中无表(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),其中律仪无表即所谓戒体之无表。

成实论以无表属非色非心之法,南山律宗即采此说。大乘唯识宗则主张戒体为思心所之种子熏习阿赖耶识所致;天台宗以其为假色,而对戒体(无表)赋与种种说明。此外,小乘佛教主张戒体无相续,但大乘佛教主张一度得戒即永久不失。

一切有部类别律仪无表(即戒体)为三种律仪、四种律仪。

(一)别解脱律仪,又作别解脱戒、别解律仪、波罗提木叉律仪、律仪戒、欲缠戒(意指系属欲界之戒)。乃得自受戒作法时。复分为八:(1)苾刍律仪,(2)苾刍尼律仪,(3)正学律仪,(4)勤策律仪,(5)勤策女律仪,(6)近事男律仪,(7)近事女律仪,(8)近住律仪。其中,前二项属具足戒之体,第三项属六法戒之体,第四、五项属十戒之体,第六、七项属五戒之体,第八项则为八斋戒之体。

(二)静虑律仪,又作静虑生律仪、定共戒、色缠戒(意指系属色界之戒)。乃得自入静虑(禅)之时。盖禅定之中,自然离过绝非,亦自然契入法尔律仪,故能防止欲界不善之过失。又静虑律仪即所谓随心转戒,于入定时与心同起,于出定时与其无表同时俱灭,与有漏定共生共灭,故又称定共戒。

(三)无漏律仪,又作道生律仪、道共戒。以上别解脱律仪、静虑律仪为有漏戒,无漏律仪则属断尽烦恼之无漏戒,系见道以上之圣者所得者,亦即入于无漏定中所获得之律仪;于此间自然远离过恶,契于律仪。无漏律仪亦为随心转戒,与无漏道共生共灭,故又称道共戒。反之,别解脱律仪不论心之状态如何,仅须无舍戒等缘,戒即可永远相续,故称不随心转戒。以上为三种律仪。

(四)断律仪,又作断戒。即与未至定之九无间道俱生之静虑律仪及无漏律仪,能永断欲缠之恶戒与烦恼,故称断律仪。以上四者,合称为四种律仪(又作四戒)。

此外,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列举八种律仪:能起、摄受、防护、还引、下品、中品、上品、清净。前七种指受戒(别解脱律仪)时内心决意之状态,由其差异所分之层次;后一种则属静虑律仪、无漏律仪。

行十善之十善戒(又作十善法戒、十善性戒、十根本戒)中,除与心意有关之三种,前七种称为七善律仪;同此,行十恶之前七种称为七不善律仪。此外,不律仪(又作恶律仪、恶戒)又依职业之分类(如屠杀、狩猎、狱吏等)而有不同,在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有十六恶律仪;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中则说十二恶律仪。

别解脱律仪之内容如下:

(一)五戒。此为优婆塞(在家之男信徒)、优婆夷(在家之女信徒)所守,故又称优婆塞戒(即近事男律仪)、优婆夷戒(即近事女律仪)。五戒即:(1)不杀生戒,(2)不偷盗戒,(3)不邪淫戒,(4)不妄语戒,(5)不饮酒戒。印度其他宗教亦有类似之五戒,如摩奴法典举不杀生、不妄语、不偷盗、梵行(不淫)、不贪瞋五者,耆那教则说不杀生、不妄语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离欲等五戒。

(二)八斋戒。为优婆塞、优婆夷于一日一夜中学习出家所守之戒。受持者称邬波婆沙(梵 upavāsa,意译作近住、善宿)。八斋戒又作八支斋、八关斋戒、八戒斋、佛法斋、八分戒、八戒、斋戒、一日戒、近住戒、近住律仪。此为六斋日所持之戒,除五戒(其中不邪淫戒在此为不淫戒)外,尚有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(即不坐高座、不卧好床)、离涂饰香鬘(即身不涂香油或装饰)离歌舞观听(即不观戏听歌)、离非时食戒(即过午不食)等三戒。六斋日沐浴断食之习惯,自古即为印度其他宗教所行,佛教沿用之。此八戒以非时食戒为中心。

(三)十戒。此为沙弥(未满二十岁之男出家众)、沙弥尼(未满二十岁之女出家众)所守之戒,分别称为沙弥戒(又作勤策律仪)、沙弥尼戒(又作勤策女律仪)。内容如下:(1)不杀生,(2)不偷盗,(3)不淫,(4)不妄语,(5)不饮酒,(6)不涂饰香鬘,(7)不歌舞观听,(8)不坐卧高广大床,(9)不非时食,(10)不蓄金银宝。 (四)六法戒,略称六法。系沙弥尼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间所守之戒,即所谓式叉摩那(意译学法女、学戒女、正学女)所学之六法。据四分律卷二十七载,其内容为:(1)染心相触戒,即不以爱欲之心触男子之身。(2)盗人四钱戒,即不盗四钱以下。盗四钱以下为缺戒,可重新受戒,若盗五钱以上,则应默摈之。(3)断畜生命戒,即不断畜生之命。(4)小妄语戒。(5)非时食戒。(6)饮酒戒。

十诵律则列举淫欲、偷夺、杀生、妄语、摩触男子裸身、捉男子之手与衣而共语等六种。有部律则列举不独行等六法,与不取钱等六随法;摩诃僧祇律则说十八事,然并未列举上记六法。

(五)具足戒,又称具戒、进具戒、近圆戒、大戒。此乃比丘、比丘尼所守之戒,分别称为比丘戒(即作苾刍律仪)、比丘尼戒(即作苾刍尼律仪),系守出家教团所定之一切戒条。戒条之数目、内容,男女各异。具足戒,梵语为 upasajpanna 或 upasajpadā。此语原意指亲近世尊之足下(座下)或参加教团,但一般译作具足、进具、近圆,而解释为“近涅槃”。其后更演变为指受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意为完全圆满戒。此乃相对于五戒、十戒等不完全戒而言,至此,具足二字之意义已有明显变化。

据四分律载,比丘之具足戒共二五○戒,比丘尼共三四八戒(除七灭诤戒,则共为三四一戒,但一般皆举概数,称五百戒),且有五篇、七聚之分。

归依佛、法、僧三宝,系参加佛教教团之第一条件,故三归依(又作三归、三自归)特称为三归戒。此戒为大、小乘所重视。惟大乘戒之特色在于“知罪不可得,名为持戒”(维摩经),系由空之立场理解戒之精神。戒可作二种解释,即消极之防恶(止持戒)与积极之行善(作持戒)。举例言之,过去七佛通戒偈中,所谓“诸恶莫作”即止持戒,“众善奉行”即作持戒。依广律所言,五篇、七聚均属止持戒,犍度分则属作持戒。

此外,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举有三聚净戒(又作三聚戒、三聚清净戒),可作为大乘菩萨戒之代表。即:(一)摄律仪戒,又作律仪戒。指遵守佛制,防止过恶。(二)摄善法戒,指进而行善。(三)摄众生戒,又作饶益有情戒。指教化众生,使得利益。其中,摄律仪戒与五八十具等小乘声闻戒是否相同,尚有异说。

同论卷四十二载菩萨守六种戒,即:回向戒、广博戒、无罪欢喜处戒、恒常戒、坚固戒、尸罗庄严具相应戒。一般大乘佛教称菩萨戒为持戒波罗蜜,即有胜于声闻戒之意,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中,说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法,而十善为总相戒,其他无量戒均为别相戒。

梵网经(大乘律典)列举十重禁、四十八轻戒,共说五十八戒,此称梵网大戒。十重禁又称十重禁戒、十重戒、十无尽戒、十重、十重波罗提木叉、十波罗夷、十不可悔戒,乃大乘戒之最重罪,若大乘菩萨犯此,则构成破门罪、追放罪(即波罗夷罪)。十重即:(一)杀戒。(二)盗戒。(三)淫戒。(四)妄语戒。(五)酤酒戒,即买卖酒。(六)说四众过戒,指说在家、出家菩萨,以及比丘、比丘尼之罪过。(七)自赞毁他戒。(八)悭惜加毁戒,指吝惜施给财、法。(九)瞋心不受悔戒,指不原谅他人之忏悔。(十)谤三宝戒,指毁谤佛、法、僧三宝。此十重禁戒乃训诫他行或自行者。

相对于十重戒,四十八轻戒乃属轻垢罪(污垢清净行之轻罪,相对于波罗夷罪)。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、饮酒戒、食肉戒等四十八种。

关于菩萨之波罗夷罪,众说纷纭,如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六波罗夷((一)至(六))、二十八轻戒;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波罗夷((七)至(十))、四十二轻戒;菩萨善戒经举出八波罗夷((一)至(四)、(七)至(十))、五十轻戒;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举出十波罗夷((一)至(十)),并说八万威仪戒。

依天台宗之说,戒可分权戒、实戒二种。法华玄义卷四下载,五八十具等小乘戒,及瑜伽师地论、菩萨善戒经等大乘戒,均为三乘共通之权戒(粗戒),至如梵网大戒,则为对界外菩萨所说之实戒(妙戒)。此妙戒仍系相对者,然法华圆教“开三会一”(开说三乘之权教而会归一乘之实教)时,却以一切戒律皆为绝待妙戒。

此外,摩诃止观卷四上载,戒有事戒、理戒二种。具有具体之形式者,即为事戒(随相戒);若能不住戒相而安住于空、假、中三观者,则为理戒(离相戒)。前者能得天、人、阿修罗等三趣之果报,后者必配以三乘及四教之菩萨。

如是,我国天台宗说一切戒乃绝对圆顿之妙戒。于此,日本佛教则有进一步之解释。日僧最澄据法华“开显”之立场,以为梵网经之十重禁与四十八轻戒,系为卢舍那佛所说戒,以利他为根本,戒体乃一得永不失,戒境为无边法界,不限于三千世界,戒相为三聚净戒,其持戒与犯戒,并无一定之法则,并允许通别二授(或二受)。通授(以十戒为例,各戒不须分别而授,可作十戒全体之授受)不限出家与在家,一律以三聚净戒之作法总授;依一白三羯磨或三归法,个别而授之,即所谓别授(个别授戒)。此种戒特名圆顿戒,又作梵网菩萨戒、天台圆教菩萨戒、菩萨金刚宝戒、一乘戒、一乘圆戒、一心戒、一心金刚戒、大乘圆顿戒、圆顿菩萨戒、圆顿大戒、圆顿无作戒、圆戒、大戒。

法华玄义卷三以北本涅槃经卷十一中之根本业清净戒、前后眷属余清净戒、非诸恶觉觉清净戒、护持正念念清净戒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等五支戒,依次分别配以四重禁或十善戒、偷兰遮等以外之四篇、定共戒、道共戒、大乘戒。又将同经卷十一所举禁戒、清净戒、善戒、不缺戒、不折戒、大乘戒、不退戒、随顺戒、毕竟戒、具足成就戒等十戒,配以四教,称为菩萨护他十戒(又作十种护持、防护十愿)。同时依据大智度论等立大论十戒(菩萨所念十戒):(一)不缺戒,(二)不破戒,(三)不穿戒,(四)不杂戒,(五)随道戒,(六)无著戒,(七)智所赞戒,(八)自在戒,(九)随定戒,(十)具足戒。

真言宗说三昧耶戒(又作三摩耶戒、三戒),意谓“平等戒”。即立于三三平等之理,说佛与众生之身口意三密绝对平等。此一真言秘密戒系以众生本具之清净菩提心为戒体,而以法界无量之万德为行相。

大日经说四重禁(又作四重戒),即:(一)不应舍正法戒,(二)不应舍离菩提心戒,(三)于一切法不应悭戒,(四)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。又以不退菩提心、不舍三宝、不谤三宝、不生疑惑、不令退菩提心、不令发二乘心、不辄说深妙大乘、不发邪见、不说我具无上道戒、舍一切无利益事等为十重戒。

接受戒法,称为受戒;戒师授予戒法,称为授戒;持守戒法,称为持戒。授戒有一定的仪式作法,称为戒仪。授戒之际,以戒和尚(或广至三师七证)或传戒师(日本天台宗所传圆顿戒,系以释尊为戒和尚,现前授戒之师则称传戒师)为戒师。受戒有各种形式,如通受与别受、自誓受与从他受、一分受与全分受。其中,自誓受(又作自誓受戒、自誓得戒),无须三师七证等形式,唯自己于佛像前誓言受戒;从他受,则指由三师七证等形式从他而受戒者。

戒体有二,凡身语经过受戒之仪式行为(表业),初受戒时,称为作戒或教戒。作戒、教戒并无永续性,但一旦由受戒者之身上发得戒体,则恒常相续,能保持戒之作用,此称无作戒或无教戒。作、教均是“表”之异译,意指身语之表业;反之,无作、无教意指无表业。若得戒体,称为得戒(或发戒),但此时所得到之戒体并不仅限于别解脱律仪之无表,而系广义包含所有之无表;若舍离戒体,称为舍戒(或失戒)。

于无表之得舍,俱舍论卷十四、卷十五有明确之解说,谓别解脱律仪须以三师七证等缘始得戒,而因下列五缘舍戒:(一)意乐(有心犯戒),(二)死亡,(三)兼有男女两性(二形),(四)断善根,(五)逾一昼夜期限(适用于八关斋戒)。

此外,得具足戒之缘有十,称十种得戒缘:(一)自然得,即觉至而得,如佛、独觉。(二)见谛得,又作见道得。即入见道而得,如五比丘。(三)善来得,即与佛善而得,如耶舍。(四)自誓得,即信受佛为大师而得,如大迦叶尊者。(五)论议得,即与佛问答而得,如苏陀夷。(六)受重得,又作敬重得。即受比丘尼八敬法而得,如摩诃波阇波提。(七)遣信得,又作遣使得。即佛为遣使授具足戒而得,如法授尼。(八)边五得,又作五人得。即边国僧众不足定数,可立五人师而得。(九)羯磨得,又作十众得。即在非边国,依规定由三师七证之羯磨作法而得。(十)三归得,即归依佛、法、僧三宝而得,如十六人之贤圣。

复次,以受五戒、十重禁戒等之多寡,戒分为五种,此称五分戒,如受持三归及五戒中之任一戒,称为一分戒;受三归及受持二戒,称为少分戒;若受持二戒而破一戒,则称无分戒;受持三四戒称为多分戒;受持五戒称为满分戒。受沙弥戒不久者,称为新戒。若祈望生于诸天等善处而受戒,称希望戒;恐惧自他之责罚而受戒,称恐怖戒,又作怖畏戒;欲七觉支(七菩提分法)庄严其心而受戒,称为顺觉支戒;欲离烦恼垢而受戒,称为无漏清净戒。以上四戒称为四种持戒。

一般认为持戒可生于天、人等善趣,实则持戒为六波罗蜜之一,乃凡夫趋往涅槃的修道资粮。又以光、香比喻戒德,称为戒光、戒香(即持戒者之德名将如香熏远方,而传之久远)。向受戒者解说戒律,称为说戒;或亦指在半月一度之布萨行事中,由上座比丘诵戒之条文,僧众有违犯者,则在众人面前忏悔,由之而将布萨引申为说戒。

一度受戒者,若犯戒所制止之罪过,则称破戒(或犯戒);反之则为持戒。据四分律卷四十六载,犯波罗夷、僧残、偷兰遮等重罪(戒分),称为破戒;犯波逸提、波罗提提舍尼、突吉罗、恶说等轻罪(威仪分),则称破威仪。受戒后常犯者,逐渐减弱其戒体之势力,但未至完全舍戒,此一期间,称为戒羸;反之,发得戒体而受持,则逐渐强大其势力,称为戒肥。

一般谓破戒者死后将堕三恶道。四分律卷五十九亦举出破戒五过,即;(一)自害,(二)被智者叱,(三)恶名遍闻,(四)临死生悔恨,(五)死后堕恶趣。若对戒律取邪见而执着,则称戒禁取见(五见之一)。如牛狗外道之持牛戒、狗戒、鸡狗戒等,尽属戒禁取见。又虽未破戒,但起烦恼而染污戒,称为污戒;若相对于净戒而言,此染污之戒,亦称污戒。[增一阿含经卷一、卷三十、卷四十四、文殊师利问经卷上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、菩萨善戒经卷四、大宝积经卷十七、新华严经卷五十三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、卷一二三、俱舍论卷十八、大智度论卷十三、卷二十二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、成实论卷九、大乘义章卷十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、卷中、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三] p2896

分享

复制链接

alstonduan@163.com

发送邮件
本站唯一联系方式为电子邮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