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佛教】 《异部宗轮论》,一卷,题世友菩萨造,唐玄奘于龙朔二年(662)译出。在其前,此论已有过两种译本:一为三秦时代的失译本,题称《十八部论》一卷;一为陈真谛译本,题称《部异执论》一卷。《十八部论》未标造论者名字,论首序偈前有"罗什法师集"五字,论中译音下注秦言云云,因此,隋代吉藏认为罗什所译。但各种旧经录都作为失译。它的现行本有梁代僧伽婆罗译《文殊师利问经》卷下《分别部品》长行和偈颂一段,当系后人摘录加入的。
本论的作者世友,据玄奘所传,系佛灭后四百年许迦腻色迦王时人,是当时说一切有部四大家之一。论首五序偈中,第三偈特提到他的作论(但此一偈,在秦译本缺文),称为大菩萨。大概是有部中人相信他会继续弥勒成佛,名师子如来(见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十,《婆须蜜集序》),故以菩萨相称,当然这一偈是出于后人所加。中国西藏多罗那他《印度佛教史》说他是注解世亲《俱舍论》的世友,时代未免太迟,不足信。
本论出于有部大家之作,故其主要内容,完全依照有部的说法来叙述,特别带着北方有部正宗毗婆沙师的色彩。论述佛灭后一百余年(秦、陈译本都作佛灭后116年)至四百年期间,印度佛教分派的历史和各部派不同的教义(即部执)。其结构,首有序偈五颂,述造论因缘及造者。次本论长行,先总叙佛灭后争论初兴之时代以及分裂为大众、上座两根本部派的事由。次分叙大众部于佛灭后二三百年内,再经四次分裂,本末合成九部。上座部于佛灭后第三四百年内,再经八次分裂,本末合成十一部。这样总有十八部。后文分叙大众、上座两系各派的本宗同义(即各派从它的本部分裂时所公认的主张)和末宗异义(即各派分立以后自宗继续建立的主张)。这一大段系依分裂先后,作十一类来叙述。即一、一说、说出世、鸡胤三部与根本大众部合叙;二、西山、北山二部与制多山部合叙;三、法上、贤胄、正量、密林四部与犊子部合叙;四至十一、其余说假、多闻、说一切有、雪山、化地、法藏、饮光、经量各派分叙。现有汉译典籍,关于佛灭后佛教部派分裂次第以及各派异执的较完整的记述,仅有本论一种,所以它实为研究部派教义极重要的资料。
本论以北方有部之说为据,这在各方面都看得出来。如本论叙说有部,认为是佛灭后第三百年许,因与根本上座部少有乖诤而分出来的一部,并与转为雪山部的根本上座部对立,其后即从有部次第分出犊子、化地、饮光、经量诸部。这些即暗示上座内部是长时期的和合,又暗示自宗为根本上座部之最古的代表者,立说亦最先出。又如称跋耆子部为犊子部,称牛王部为鸡胤部,这都是北方有部对于他派表示轻蔑的说法。因之,本论所述和锡兰所传,《舍利弗问经》所传,清辨所传,以及西藏多罗那他所传有部以外的诸说都有出入,而本论所述并不能无条件地看成史实,必须比较研究,才能勘定。
另外,关于大众、上座两根本部派分裂情况的记述,虽基本上为有部之说,但三种汉译本,前后亦不尽同。如关于发生争论的五事的来历,失译本谓由大僧别立,陈译本谓由外道(意在泛指与自宗对立的他派)所立,两译都未确定五事为何人所创,到了唐译才全用婆沙师之说,将五事归之于大天。又关于大众部的形成,秦译谓是三比丘,陈译谓是四种破教大众,所指都偏属大众部的一面;唐译则谓四众共议大天五事,则四众中又有分化,其从大天说者为大众部,反对大天说者为上座部。就这些不同的叙述上看,可知关于根本两部分裂情况的传说,即同在说一切有部之内,也曾有过迭娑变化,究竟真相还是有待研究的。
本论的梵本已佚。汉文本失译本约在公元402~410年间所出,底本最古,但四序偈前,有"罗什法师集"之语。如属可信,当时本论应有几种梵本流行。唐译文末,附载有玄奘自述一颂,也说"备详众梵本",则各种梵本中有出入更不待言了。陈译本关于可住子部(即犊子部)本宗同义,载有此部异执三种假、一切众生有二种失等十余则,为余二种译本所无,这或是陈译所据梵本是流行于当时正量部的根据地伐腊毗一带的,因而多出与正量有关的可住子部执若干条。这正可说明本论梵本不同实况的一斑。
本论尚有藏文译本,收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。此外,有宇井伯寿的日文译本,又有增田慈良的英文译本。藏文译本,1860年由俄国华西列夫重译成俄文,1926年重新译成英文。日人寺本婉雅与日暮京雄又复译成日文,并附有清辨、律天著作译文对照。
本论的注解,有唐窥基撰《述记》一卷,在日本更有注释《述记》的撰述,以荣天撰的《目论》与宪荣撰的《发轫》较为著名。本论的陈译本《部异执论》,有真谛《疏》十卷,已佚,一部分遗文解释各派得名因缘等,散见于隋吉藏《三论玄义》及唐窥基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内。此外,藏文大藏经丹珠尔内,还收有失译的律天《异部宗轮论中异部说集》,为从本论略抄的性质,内与本论所叙述者有异,可资参考。
异部宗轮论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4-11
阅读()
相关阅读
-
四智
【中国佛教】 四智,具云四智相应心品,又简称四智心品,意即与四智相应的一聚心、心所,是菩提的四种德能,亦即佛的四种智慧,是转有漏的第八识、第七识、第六识,及前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64) -
金光明经
【中国佛教】 《金光明经》具名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(依据梁真谛三藏所传)。在此经整部译出以前,西晋竺法护早就有《菩萨十地经》的翻译(和本经的《最净地陀罗尼品》内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44) -
南海寄归内法传
【中国佛教】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,简称《南海寄归传》,四卷,唐义净撰于南海室利佛逝。义净(635~713),齐州(今山东济南地区)山庄人。出家以后,仰慕法显、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62) -
四重二谛
【中国佛教】 四重二谛,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,在中土各宗中,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。三论宗的四重二谛,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、二不二、非二非不二等意义互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54) -
读体(1601—1679)
【中国佛教】 读体,号见月,是明末清初重兴律宗的巨匠,世称见月律师。俗姓许,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生于云南楚雄。崇祯元年(1628)伯父去世,他信了道教,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45) -
彭际清(1740—1796)
【中国佛教】 彭际清,名绍升,字允初,号尺木,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,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。他生于江苏长洲县(今苏州)一个典型的士族家庭。父祖都以科第仕宦,际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5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