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阿含经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
【中国佛教】  《中阿含经》,六十卷,东晋隆安二年(398)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共僧伽罗叉译。此经是北方佛教所传《四阿含经》中之一。因为它所汇集各经,不长不短,事处适中,所以叫《中阿含经》(见《弥沙塞五分律》卷三十,《分别功德论》卷上)。汉译本最初是由昙摩难提于苻秦建元二十年(384)译出,共五十九卷 (现已佚,只存一些零本)。因译文未能尽符原意,所以后十余年,僧伽提平等加以改译。

  此经译本内容,凡五诵十八品,内收有二百二十二经,约五十一万四千八百二十五字(见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九道慈序)。各品主题如次:

  初一日诵,有五品半,合有六十四经。

  《七法品》第一,说七种法数及与有关问题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善法经》,说知法知义等七善法。二、《昼度树经》,以三十三天昼度树叶萎黄、还生、开花等七法,譬喻比丘从出家到证四果。三、《城喻经》,以王边城四食丰饶等七事具足,譬喻圣弟子得七善法,四禅成就。四、《水喻经》,以常卧水中以至住岸七种人,譬喻常作恶事到成四果。五、《木积喻经》,说宁抱火烧木受苦乃至殒身,亦不愿作破戒亲女人等事。六、《善人往经》,说七种阿那含为"七种善人所往到处及无余涅槃"。七、《世间福经》,说施房等七种世间福,以及闻佛名欢喜踊跃等七种出世间福。八、《七日经》,说由一日出世到七日并出世,以明诸行无常,劝众离舍。九、《七车经》,以波斯匿王从舍卫国递乘七车,速达婆鸡帝,譬喻由戒净等七净法,相续成就得到涅槃。十、《漏尽经》,说见断等七种有漏。

  《业相应品》第二,说有关十善业与十不善业等法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盐喻经》,说修身、戒、心慧等智者,虽作不善业,亦仅受现法轻报,如少盐投恒河不觉其咸等。二、《和破经》,为尼乾弟子释和破说无明尽则不受后有,及见色不喜不忧等六善住处。三、《度经》破外道宿命等三论,因说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处法,与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等六界法。四、《罗云经》,教诫罗睺罗莫妄语。五、《思经》,说故作十善业与不故作十善业受报不同。六、《伽蓝经》,诫十不善业,勤修四无量,得四安隐住处。七、《伽弥尼经》,说十恶十善果报,如石如油,沉浮不同。八、《师子经》,说宗本可作不可作法。九、《尼乾经》,说破尼乾子五可憎恶,说如来得五称誉。十、《波罗牢经》,说我知彼幻是幻,而自非幻,并说四无量及远离法定能断疑惑。

  《舍梨子相应品》第三,主要为舍梨子所说,或与有关之事,收十一经。一、《等心经》,说等心天向佛述舍梨子说有内结人阿那含不还此间,有外结人阿那含还来此间。二、《成就戒经》,舍梨子说成就戒定慧者生余意生天中,能知灭定。三、《智经》,舍梨子向佛说得智生已尽、梵行已立、所作已办,不更受有等义。四、《师子吼经》,说有身身念(四念处中身念)者,则不轻慢梵行;若无身身念者,便轻慢梵行。五、《水喻经》,说五种不净行除恼法。六、《瞿尼师经》,舍梨子因瞿尼师告诸比丘,当学敬重随顺观等法。七、《梵志陀然经》,舍梨子教化梵志陀然生梵天修四梵室法,即四无量心,八、《教化病经》,说有上信等十种得须陀洹法,此可治病。九、《大拘絺罗经》,舍梨子问尊者大拘絺罗,因知不善、知不善根等得正见入正法事。十、《象迹喻经》,说四谛法摄诸善法,于一切法中最胜。十一、《分别圣谛经》,说过现未诸佛广显四圣谛法。

  《未曾有法品》第四,收十经。一、《未曾有法经》,说佛于过去迦叶佛时,开始愿行佛道行梵行等未曾有法。二、《侍者经》,说阿难为佛侍者立三愿等未曾有法。三、《薄拘罗经》,说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知足行。四、《阿修罗经》,以大海中喻佛正法律中八未曾有法。五、《地动经》,说地动三因缘及如来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。六、《瞻波经》,亦以大海喻正法律中未曾有法。七、八、《郁伽长者经》,说郁伽长者有八未曾有法。九、十、《手长者经》,说手长者有八未曾有法。《习相应品》第五,收十六经。一、《何义经》,说持戒为令人不悔,展转得解脱贪、瞋、痴法。二、《不思议经》,说法有自然而得者不须思量。三至九、《念经》、《惭愧经》、《戒经》、《恭敬经》,说有正念、正智、惭愧、持戒、行恭敬,便能护根护戒、乃至解脱而得涅槃。十、《本际经》,说恶人因近恶知识,展转乃至无明生爱;善人因近善知识,展转乃至七觉支生明解脱。十一、十二、《食经》,说恶人为恶知识等食,与上经说相同,并取大海为喻。十三、《尽智经》,说奉事善知识为往闻善法之因,展转乃至解脱得漏尽智。十四、《涅槃经》,无明为苦因,展转乃至解脱为涅槃因,故遍观无明等十二因缘而得涅槃。十五、十六、《弥醯经》,即为比丘说经,说与善知识俱等五因,及修不净观等四法能令心解脱成熟。

  《王相应品》第六,收十四经(《品》上七经)。一、《七宝经》,说转轮王出世便有七宝出世,如来则有七觉支宝。二、《三十二相经》,说轮王具足三十二大人相。三、《四洲经》,说佛本生为顶生王统御四洲而不知足。四、《牛粪喻经》,说顶生王布施等三种业报,但五蕴无常等。五、《频鞞婆罗王迎佛经》,佛为频鞞娑罗王说五蕴无常等法,王证果皈依。六、《鞞婆陵耆经》,迦叶佛为频鞞王说难提波罗陶师事。七、《天使经》,说阎王以生老病死恶业治罪,为五天使诘责罪人。

  第二日诵有四品半,合有五十二经。

  《王相应品》第六(《品》下七经)。八、《乌鸟喻经》,教诫比丘莫依非法活命如獭等。九、《说本经》,说阿那律陀本事,施辟支佛食得七返人天为王,又说未来转轮螺王及弥勒佛等事。十、《大天捺林经》,说大天轮王子孙族属历世出家等事。十一、《大善见王经》,说大善见王往古修四无量,六返舍身等事。十二、《三十喻经》,佛为舍梨子以王臣严饰等譬喻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严饰具等事。十三、《转轮王经》,说坚念转轮王成就七宝得四种如意之德,乃至比丘应如螺转轮王以念处为境界等事。十四、《蜱肆经》,说鸠摩罗迦叶断蜱肆王的无后世见。

  《长寿王品》第品,收十五经。一、《长寿王本起经》,说长寿王及长生太子行慈不令杀人等事。二、《天经》,说修八行得光明生天。三、《八念经》,阿那律陀说得八大人念。四至七、《净不动道经》、《郁伽支罗经》、《娑鸡帝三族姓子经》、《梵天请佛经》,佛为阿那律陀等说离欲法等。八、《有胜天经》,阿那律陀说大心无量心义以及光天净光遍净光天因果。九至十五、《迦絺那经》、《念身经》、《支离弥梨经》、《长老上尊睡眠经》、《无刺经》、《真人经》、《说处经》,阿那律陀说迦絺那法等。

  《秽品》第八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秽品经》,舍梨子说世人有秽无秽等法。二、《求法经》,说三可毁三可称法,又说中道断欲贪等能得心住乃至涅槃。三、《比丘请经》,目犍连说成就戾语法者与成就善语法者得失不同。四、五、《知法经》、《周那问见经》,周那说知法与不知法者譬喻等。六、《青曰莲花喻经》,说身口灭法乃至慧见灭法。七、《水净梵志经》,说二十一种秽污于心之法。八至十,《黑比丘经》,《住法经》、《无经》,说善不善法乃至净法盛衰等。

  《因品》第九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大因经》,广明缘起甚深乃至八解脱法。二、《念处经》,说四念处。三、四、《苦阴经》,分别欲味欲过患等法。五、《增上心经》,说常念五相得增上心。六、《念经》,说欲恚害念及无欲恚害念。七、《狮子吼经》,说无明为诸受本,无明尽则一切受断。八、《优昙婆罗经》,说苦行不可说为正解脱法。九、《愿经》,广说比丘所应愿事。十、《想经》,说计地等四大,便不知地等四大;不计地等四大,便知地等四大。

  《林品》第十,收有十经。一、二、《林经》,第一经以比丘住林能不能得正念、定心、解脱、漏尽,涅槃配合求取衣食等来源易难而组成四料简,取能得正念乃至涅槃、乞取衣食等便易作终身住修场所。第二经也用与第一经同样的四料简,意取得沙门义易求生活资料的林处作终身依住。三、四、《自观心经》,说得止观应求漏尽。五、《达梵行经》,说知漏等因乃能尽一切苦。六、《阿奴波经》,说提惒达哆以放逸故必堕地狱等事。七、《诸法本经》,说诸法以欲为本等。八、九、《优陀罗经》、《蜜丸喻经》,说三爱为痈本,六触处为一切漏。十、《瞿昙弥经》,佛许大爱道出家,因制八尊师法等。

  第三一日诵,有一品半,合有三十五经。

  《大品》第十一,收有二十五经。一、《柔软经》,说佛为老病死而出家。二、《龙象经》,说佛为龙象。三、《说处经》,说过现未三说处等。四、《无常经》,说观五阴无常能得证果。五、《请请经》,说我今受身是最后边身等。六、《瞻波经》,诃责犯戒之罪。七、《沙门二十亿经》,以弹琴喻精进证果。八、《八难经》,说学道八难八非时。九、《贫穷经》,以无善法财喻贫穷等。十、《行欲经》,说十种行欲人。十一、《福田经》,说学无学二种福田人。十二、《优婆塞经》,说优婆塞持五戒、念三宝,必能证果。十三、《怨家经》,说瞋恚是怨家、妨害好色等事。十四、十五、《教昙弥经》、《降魔经》,说信如来所说四事故出家等。十六、《赖吒惒罗经》说意业最重等。十七、《优婆离经》,说优婆离捨尼乾子归佛事。十八、《释问经》,说八正道护六根等。十九、《善生经》,佛教善生礼拜六方法。二十、《商人求财经》,说计根尘阴界是我者皆被见所害。二一、《世间经》,说佛从成道到涅槃所说皆实。二二、《福经》,说佛往者七年行慈福报。二三、《息止道经》,说初学比丘应常念不净,除欲恚病。二四、《至边经》,说欲尽苦应修沙门法。二五、《喻经》,说无量善法以不放逸为本,喻如地等。

  《梵志品》第十二,收二十经(《品》上十经)。一、《雨势经》,说比丘七不衰法与六慰劳法。二、《伤歌罗经》,佛为伤歌罗摩纳梵志说如意足、占念、教训等三轮示现令其皈依。
  三《算数目犍连经》,佛为算数目犍连梵志说佛法中次第。四、《瞿默目犍连经》,阿难为梵志瞿默目犍连说无一比丘能与世尊等。五、《象迹喻经》,佛为生闻梵志说从出家护根到证无漏,方为极大象迹。六、《闻德经》,又为生闻梵志说闻诵差别功德,从捨家到证灭。七、八、《何苦经》、《何欲经》,佛答生闻梵志所问在家苦乐事等。九、十、《郁瘦歌罗经》,《阿摄惒经》,说四姓平等。

  第四一日诵,有三品,合有三十六经。

  《梵志品》第十二(《品》下十经)。十一、《鹦鹉经》,为鹦鹉梵志,分别在家出家事,又说五盖及法从心起。十二、《鬚闲提经》,为鬚闲提异学说离欲法喻。十三、《婆罗婆堂经》,佛为婆私吒及婆罗婆二梵志说四姓来历及业报平等。十四、《须达哆经》,为须达哆居士说施心差别。十五、《梵波罗延经》,说今梵志已越梵志法。十六、《黄芦园经》,说于五欲无味无怖,证四禅三明乃不入胎。十七、《头那经》,佛为头那梵志说如梵等五梵志法。十八、《阿伽罗诃那经》,佛答阿伽罗诃梵志问说梵志经典依于人住,展转乃至依于涅槃。十九、《阿兰那经》,说佛因阿兰那梵志出家说无常法利益无量。二十、《梵摩经》,说梵摩梵志,优多罗摩纳观佛相好出家。

  《根本分别品》第十三,收有十经。一、二、《分别六界经》、《分别六处经》,分别六界聚、六触处,十八意行等法。三、《分别观法经》,分别观法心散不散等。大迦旃延更为广演。四、五、《温泉林天经》、《释中禅室尊经》,说佛莫念过去未来,常说跋地罗帝偈,迦旃延约根尘加以广释。六、《阿难说经》,阿难说跋地罗帝偈及其意义,得佛印可。七、《意行经》,说八定、八天处等以灭定为最胜。八、《拘楼瘦无诤经》,分别诤无诤法。
  九、《鹦鹉经》,分别业报差别法。十、《分别大业经》,分别三报受时差别。

  《心品》第十四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心经》,说心将世间去、心染著、心起自在等。二、《浮弥经》,说邪正梵行得果与否。三、四、《受法经》,约现乐后苦等现未苦乐四种料简。五、《行禅经》,分别盛衰等四种行禅。六、《说经》,说八定中退住及漏尽义。七、《猎师经》,修四禅等能脱魔境。八、《五支物主经》,说第一义沙门当知善戒不善戒等具八正道。九、《瞿昙弥经》,说施受净不净。十、《多界经》,说知界处缘起为智慧,又说眼等十八界与六十二类界。

  《双品》第十五,此品分属两诵,成为两品,故名《双品》。收有十经(《品》上六经)。一、二、《马邑经》,说沙门法须三业清净成就禅定,乃至漏尽。三、《牛角娑罗林经》上,乐如意道者大目犍连、乐头陀行者大迦叶、论议者迦旃延、成就天眼者阿那律陀、习禅者离欲哆、多闻者阿难等随用心自在与舍梨子问答各说修行所得。四、《牛角娑罗林经》下,阿那律陀等说修四禅四无量等为人上法。五、《求解经》,说由见色闻声求解如来,正知如来法。六、《说智经》,说与梵行已立比丘问答知见五阴、四食、四说等事。

  第五一日诵有三品半,合有三十五经。

  《双品》第十五(《品》下四经)。七、《阿夷那经》,说法非法众等见。八、《圣道经》,说正八圣道及正解脱、正智十支,约邪正修断为四十善不善法品。九、《小空经》,说行真实空不颠倒,应不念人想、村想、无事想,乃至不住无想定。十、《大空经》,说欲多行空者,当修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法、不移动法等。

  《后大品》第十六,收有十经:一、《迦楼乌陀夷经》,赞断过中食。二、《牟梨破群那经》,说出家应修无欲、习慈悲喜舍等。三、《跋陀和利经》,赞一坐食法。四、《阿湿贝经》,责过中食。五、七、《周那经》、《优婆离经》、《调御地经》,说修行不放逸、六诤本、七灭法等、七灭诤等如法不如法等。八、《痴慧地经》,说痴与慧种种相苦乐报。九、《阿梨吒经》,说欲法障道。十、《嗏帝经》,十不往生,详说十二缘起。

  《晡利多品》第十七,收有十经。一、《持斋经》,说应持八支斋,并修念佛等五念。二、《晡利多经》,佛为晡利多居士说离杀等八支、断俗事。三、《罗摩经》,说求无病安隐涅槃法为圣求,求病法等为非圣求。四、《五下分结经》,说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。五、《心秽经》,说拔疑佛等五种心中秽,解身缚等五种心中缚,是为比丘比丘尼清净法。六、《箭毛经》,佛为异学箭毛等说佛以无上戒等五法令弟子恭敬不离。七、《箭毛经》,佛为异学等说天眼宿命通。八、《鞞摩那修经》,说无谄诳、随佛教化必得正法。九、《法乐比丘尼经》,法乐比丘尼答毗舍依问法。十、《大拘絺罗经》,大拘絺罗答舍利弗问法。

  《例品》第十八,收十一经。一、《一切智经》,佛为波斯匿王说四姓成就五断支事,于后世有差别。二、《法庄严经》,波斯匿主赞佛种种法靖。三、《鞞诃提经》,说佛说法善,众弟子趣向善,又佛行善身行不为沙门梵志聪明智慧及余世间之所憎恶。四、《第一得经》,说弟子不欲变异法,惟应广布八正道。五、《爱生经》,说生爱时便生愁苦。六、《八城经》,阿难为八城居士说十二禅。七、《阿那律陀经》,阿那律陀说得四禅及漏尽为比丘贤死。
  八、《阿那律陀经》,说见质直、修念处、四无量等为不烦热死。九、十、《见经》、《箭喻经》,说佛一向说有常无常,又不一向说世有常等。十一、《例经》,说欲断无明乃至老死以及别知无明乃至老死者应修三十七菩提分、十一切处、十无学法。

  声闻乘各部派中所传的《阿含》各各不同,秦译《中阿含》究属于何部所传从来也没有一致的意见。但此经初次译本与《增一阿含》同出于有部译师昙摩难提,今本翻译时,由僧伽罗叉讲梵本,僧伽提婆转梵为晋,二人皆有部的根据地罽宾人,而提婆别译之《阿毗昙八犍度论》(即《发智论》),罗叉续成罗什所译的《十诵律》,并为有部重要典籍。又此经的结构和西藏译本止天所著《俱舍论疏要用论》所引用的有部《中阿含》极其相似。从这几方面来看,此经可能是有部的传本。

  此经全部梵本似已散佚,早年在新疆地方发现的梵本断简中,仅有三经与本经中零本相同。即一、同于本经之第一百二十一《请请经》。二、同于本经之一百三十三《优婆离经》。三、同于本经之一百七十《鹦鹉经》。

  在本经全部译出的前后,零本翻译很多,现存的计有七十三种。西藏大部经中,仅有相当于本经的零本五种。本经与南传巴利文本中部对勘,二百二十二经中仅有九十六经相同。盖本经所收者,篇幅或长或短,不全是适中的。所以在南传巴利文本,也有九十余经编入他部中(据赤沼氏《对照目录》),本经中各经见于巴利文《长部》者凡九经,见于《增一》部者凡七十六经,见于《相应部》者凡七十六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