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科是什么意思?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3-27
阅读()
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,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;其中前八科为修慧,第九为修福。十科即:(一)翻译,谓翻梵语为华言。如梁朝宝唱、北魏菩提流支等。(二)解义,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之甚深法义。如梁朝僧旻、慧澄等。(三)习禅,谓人从无始以来逐妄迷真,起惑造业,辗转沉溺,若能息心静虑,修习禅定,一旦慧光发生,则了妄显真,返本还源。如梁代道珍、隋代法充等。(四) 明律,谓明晓如来所制律法,防非止过,调练身、口、意三业。如隋代觉朗、唐代慧铣等。(五)感通,谓神妙不测,感之斯应。依大智度论所说,‘通’有身能飞行、移远能近、彼没此出、一念即至等四义。如唐代万四禅师、元圭禅师。(六)遗身,谓重法亡躯,发勇猛之心,奋精进力,务求佛道,故弃身若无有。如唐代法旷、道休等。(七)读诵,读指看文,诵即背诵。谓读诵受持一大藏教者,可以灭罪生福,或得心地开明,显发智慧。如唐代善慧、慧铨等。(八)护法,谓诸佛所说之教法,赖人弘护,故如来于灵山会上,付嘱国王大臣,为法护卫,至若出家奉佛者,尤当勉力精进,作世舟航,以护佛法,而令久住。如元魏昙无最、隋代僧猛等。(九)兴福,谓兴造福利。修行之人从事于八福田(旷路义井、建造桥梁、治平险隘、孝养父母、恭敬三宝、给事病人、救济贫穷、设无遮会)及写经造像,凡有利于众生者,皆勉而行之,则由此兴福。如唐代智通、慧云等。(十)杂科,谓兼前九科进修之事,傍及世间经书、治世语言、礼乐文章等,无不兼通。如隋代慧常、唐代宝岩等。
[佛学大词典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