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业处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4-01
阅读()
【佛光大辞典】梵语 karma-sthāna,巴利语 kamma-tthāna。又作行处。即业止住之所。为成就禅定之基础,或修习禅定之对象。此系南传佛教重要教义之一。修习禅定时,必须选择适应自己性质之观想方法与对象,俾使禅定发挥效果。此种观想之方法、因缘、对象即是业处。 清净道论有四十业处之说,即:(一)十遍处,指地遍、水遍、火遍、风遍、青遍、黄遍、赤遍、白遍、光明遍、限定虚空遍。(二)十不净,指膨胀相、青瘀相、脓烂相、断坏相、食残相、散乱相、斩斫离散相、血涂相、虫聚相、骸骨相。(三)十随念,指佛随念、法随念、僧随念、戒随念、舍随念、天随念、死随念、身至念、安般念、寂止随念。(四)四梵住,指慈、悲、喜、舍。(五)四无色,指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。(六)食厌想。(七)四界差别。上述七项总共为四十业处。 又观无量寿经所说之清净业处,一般解释为“以清净业所感得之处所”(净土)之意,而视之为净土之异名;然其原语 karma-sthāna 并无“以业所感得之处所”之意,且此语亦不解释为十不净等之不净观,而应解释为有关佛与净土之清净观想。 此类业处之法盛行于现今南传佛教诸国,由于特重师徒相承,遂趋于秘密化,而有业处阿阇梨(梵 karma-sthānācārya)之产生。[善见律毗婆沙卷一、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上、观经疏卷二] p5500
- 上一篇: 宝顶山摩崖是什么意思?
- 下一篇: 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