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佛教】 《瑜伽师地论》一百卷,弥勒菩萨说,唐玄奘译。旧传佛涅槃后九百年,弥勒菩萨下降中印度阿踰陀国讲堂,为无著菩萨宣说五部大论(一、《瑜伽师地论》,二、《分别瑜伽论》,三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四、《辨中边论》,五、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》),《瑜伽师地论》即为其中最根本的一部论。
本论的梵文原本,以前只存在《菩萨地》部分,这已于1930~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出,1936年印度罗睺罗更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本论梵本,录写归印,已有部分刊行。
本论在唐译以前,已经有几种部分译本:一、《菩萨地持经》十卷,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间 (414~426)译出,相当于唐译本论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《本地分菩萨地》。二、《菩萨戒本》,一卷,昙无谶在和前经同时译出,相当于本论第四十至四十一卷《本地分菩萨地戒品》。三、《菩萨善戒经》,九卷,求那跋摩于宋元嘉八年(431)译出,相当于《本地分菩萨地》,和《地持经》大同,但另有《序品》。四、《优婆塞五戒威仪经》,一卷,求那跋摩在和前经同时译出,这是《菩萨戒本》的异译。五、《十七地论》,五卷(已佚),真谛于梁大宝元年 (550)在富春译出,相当于本论第一至三卷《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》和《意地》。六、《决定藏论》,三卷,真谛于梁代(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,即 557~569)译出,相当于本论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《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》。以上皆本论的部分异译。本论另有西藏文译本,总题《瑜伽行地》,区分前十二地(二十六卷),声闻地(二十卷),菩萨地(二十二卷),摄决择(四十三卷),摄事(二十二卷),摄调伏,摄异门,摄释(都不分卷),共八部分。题为无著造。同译,收在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。
本论的译者唐玄奘法师为求取本论全文赴印游学,从戒贤法师得到了传授,回国后,即于贞观二十一年(647)五月,于弘福寺翻经院开始传译。当时列席译场的,有名僧灵会、灵隽、辩机、文备、神泰等二十余人,到二十二年五月译完。次年(649)七月,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译出《菩萨戒羯磨文》一卷(本论第四十、四十一卷的一部分)。同时译出《王法正理论》一卷(本论第六十一卷别译)。
《菩萨戒本》一卷(本论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的别译,和昙无谶译《菩萨戒本》及求那跋摩译《优婆塞五戒威仪经》的前半相同)。在这以后不空于天宝十二年到大历九年间(753~774),译出《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》一卷,和玄奘译《王法正理论》大同。
本论题名《瑜伽师地》,瑜伽译云相应,并有一致、和合等义。依《瑜伽师地论释》,本论说三乘行者(即瑜伽师)所观的境、所修的行、所证的果位(即瑜伽师地),互有方便善巧、相应的意义,故总以瑜伽师地为名。
本论内容大别五个部分:第一《本地分》,五十卷(从第一卷到第五十卷);第二《摄决择分》,三十卷(从第五十一卷到第八十卷);第三《摄释分》,二卷(从第八十一卷到第八十二卷);第四《摄异门分》,二卷(从第八十三卷到第八十四卷);第五《摄事分》,十六卷(从第八十五卷到第一百卷)。此中《本地分》是全论的基本部分,把瑜伽师所依、所行的境界区分十七地,以详说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,因此本论旧有《十七地论》之称。后四分是释论,以决择解释论本兼及经律的要义。
第一《本地分》,广分别十七地。一、五识身相应地,就前五识的五方面说:(一)自性,是了别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境;(二)所依,是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;(三)所缘,是五境;(四)助伴,是俱有相应的心所;(五)作业,是了别自境。二、意地,就第六、第七、第八三识说,也有五方面:(一)自性,是心、意、识;(二)所依,是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;(三)所缘,是一切法如其所应;(四)相伴,是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心所;(五)作业,有共不共业;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,特殊的是不共业。由此更用色聚、相应平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。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,以识为体,识法最胜,故先建立以上二地。三、有寻有伺地,四、无寻唯伺地,五、无寻无伺地:寻是(思或慧)于所对境粗略推求;伺是(思或慧)于所对境详细审察。在欲界及色界初静虑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,都有寻、伺,是为有寻有伺地。静虑中间即在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,只有伺而无寻,是为无寻唯伺地。第二静虑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,都无寻伺,是为无寻无伺地。这三地都用界、相、如理作意、不如理作意、杂染等起五门加以说明,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、无漏诸法。六、三摩呬多(等引)地,就定地说,有五方面:(一)总标,有静虑(四静虑)、解脱(八解脱)、等持(空、无愿、无相三三摩地等)、等至(五现见、八胜处、十遍处、四无色、无想、灭尽定等等至)四种三摩呬多;(二)安立,只此等四种是三摩呬多地,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;(三)作意差别,有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;(四)相差别,有所缘相、因缘相、应远离相、应修习相四种相,又有自心相、外相、所依相等三十二相;(五)略释诸经宗要,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。七、非三摩呬多地,即修定中未能如法,一切散乱,自性不定,有十二种相。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。八、有心地,九、无心地,都用地施设、心乱不乱、生不生、分位、第一义五门建立。其中五识身相应、意、有寻有伺、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。无寻无伺地中,无想定、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,其余是有心地。但依第一义建立,只无余依涅槃界中,阿赖耶识永灭,是无心地。十、闻所成地,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,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、想差别施设建立相、摄圣教义相、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;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、病因善巧、已生病断灭善巧、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种;因明处有论体性、论处所、论所依、论庄严、论堕负、论出离、论多所作法七种;声明处有法施设建立相、义施设建立相、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、时施设建立相、数施设建立相、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;工业明处有营农工、商估、事王、书算计度数印、占相、咒术、营造、生成(畜养)、防邪(裁缝等)、和合(调解斗讼等)、成熟(成熟饮食)、音乐十二种类。十一、思所成地,是于自性清净、思择所知、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。其中自性清净是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,有九种相;思择所知是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,于有法了知有相,于非有法了知无相;思择诸法是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。十二、修所成地,是修道中于四处、七支相应善巧。四处是修处所、修因缘、修瑜伽和修果,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、闻正法圆满、涅槃为上首、能成熟解脱慧、修习对治(瑜伽)、世间一切种清净、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。十三、声闻地,阐明声闻的种姓、发心、修行和得果。有四瑜伽处:初种姓瑜伽,第二数取趣(补特迦罗)瑜伽,第三安立瑜伽,第四世出世瑜伽。十四、独觉地,阐明独觉的种姓、发心、修行和得果。独觉原摄于声闻类,今只略说独觉种姓、道、习、住、行五种相。十五、菩萨地,阐明菩萨的种姓、发心、修行和得果,分四持瑜伽处:初持十八品,总明菩萨所学之法,叫作初持瑜伽处。第二持四品,是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,叫作随法瑜伽处。第三持五品,由修习而成满,叫作究竟瑜伽处。第四持一品,重明以前诸其次第的意义,叫作次第瑜伽处。十六、有余依地,阐明有余依涅槃有三种相。十七、无余依地,阐明无余依涅槃有三种相。
依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所说,此十七地可以境、行、果三种相摄。即前办地是三乘境。其中由于一切法以识为体,故五识及意二地是境体;寻伺三地有上下粗细的不同,是境相;等引、非等引,有心、无心四地有定散隐显的分别,是境用。次六地是三乘行,通修三慧行,故闻、思、修三地是通行;三乘都随机修法,成就自乘,故声闻、独觉、菩萨三地是别行。后有余依、无余依二地是三乘果。
第二摄抉择分,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,并抉发本地分所没有祥述的深隐要义。分十二大段:一、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,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,阐明唯识的道理;后以广义六门解说六善巧,阐明法相的道理。二、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,初杂抉择,分辨燄摩因饶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咸等因缘。次正抉择烦恼杂染、业杂染和生杂染。三、抉择三摩呬多地,初杂抉择,次引经解释,次抉择修定三种因缘及六顺出离界修定法,次抉择四静虑及四种修定法等。四、抉择非摩呬多地,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。五、抉择有心地,言诸心差别而转,略由五相:(一)由世俗道理,(二)由胜义道理,(三)由所依(阿赖耶识)能依(七转识),(四)由俱有,(五)由染净建立,并加以解释。六、决择无心地,说由七种因缘,心不得生。七、抉择闻所成慧地,初释归依,次释沙门、婆罗门的差别,次释欲、有、梵行三求,次释内明,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。八、抉择思所成慧地,初就四种思议等五门杂抉择,次就有色无色、有见无见等二十九门分别。九、抉择修所成慧地,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。十、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,只抉择声闻地,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,次辨声闻种类,次辨四圣谛等,次分别律仪,次声闻行果,后杂抉择。十一、抉择菩萨地,先次第抉择前三持瑜伽,后引《宝积经》解释十六法门以及一切菩萨行果等。十二、抉择有余依、无余依二地,分别二种涅槃界中离系、寿行、转依、住等多门差别。
第三摄释分,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《阿含经》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,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,次明解经的六义。第四摄异门分,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《阿含经》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。第五摄事分,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《杂阿含经》等众多要事义。初阐明契经事,次明调伏事,后明本母事。
本论抉择分等四分,引用多种旧籍,如本地分思所成地引《法句经》本母释,摄抉择分菩萨地引《小品宝积》及《解深密经》的本母释,摄事分引《杂阿含经》本母释等,又释异门分实即《阿含经》的释名。
本论的印度旧注,现存的有:汉藏文译本《瑜伽师地论释》,最胜子等造(藏译本不题作者),汉译本唐玄奘译。藏译本缺译人名,旧录或作胜友译。卷首有归敬序,次总释《瑜伽》一论的大纲,分所为、所因、名义、宗要、藏摄、释文六门,释文门中更略释十七地的名义。据玄奘法师说这部释论大约有五百卷(见《瑜伽论记》卷一上),现只翻译了一卷。这是《瑜伽》注疏中最古的一种,后来的注疏,大都采用它。此外印度旧注,还有仅存藏文译本的《菩萨地释》,《菩萨戒品释》,都是德光所造。前一种是然灯吉祥智、戒胜同译,后一种是慧铠、智军同译。又《菩萨戒品广释》,胜子造,胜友、慧铠、智军译。又《菩萨地释》,海云造,寂贤、戒胜同译。其次,中国的注疏,现存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,原十六卷,唐窥基撰,这是《瑜伽》从第一卷到六十六卷的注释,卷首依《释论》作归敬序,次依释论用叙所为、彰所因、明宗绪、显藏摄,解题目、释本文六门料简。又《瑜伽论劫章颂》,一卷,唐窥基撰,全文都是七言颂,共三十六颂半,乃是将《瑜伽》卷二中有关劫的名目、次第、数量及成住坏空四时期和始终名义结成颂文以便记诵的。又《瑜伽论记》,四十八卷,唐遁伦集撰,在第一卷首,也依《释论》和《略纂》用叙所为等显六门发端,和《略纂》大同,本文采集玄奘门下景、泰、备、基四大家及余师十余家之说。《瑜伽师地论义演》,四十卷,今存二十二卷(后半杂入澄净科文),唐大安国寺沙门清素于贞元十七年(801)撰述,卷首略释《瑜伽》的名义,次用叙起论因、彰说论意、明论宗体、藏乘所摄、辨总别题、依文制释六门料简。此外敦煌本《瑜伽师地论分门记》(已印出六卷),《瑜伽论手记》(已印出四卷),都是唐法成所讲述,听者笔记,前一种是大科,后一种是略解,并有对照藏文本注出异义。又有《瑜伽师地论叙》,二卷,近代欧阳渐撰,全叙分作总略、五分、十要、十支、十系、绪言六项。以上都是研究本论的参考要籍。本论的注疏已佚的有二、三十种,其中重要的有惠景《疏》二十卷,神泰《疏》十卷,文备《疏》十三卷,元晓《疏》四卷,憬兴《疏》十卷,《释论记》三十六卷,行达《料简》一卷,智周《疏》四十卷,太贤《纂要》三卷,《古迹记》四卷,极太《羽足钞》五卷等。
瑜伽师地论
无尽灯
发布于 2024-04-11
阅读()
相关阅读
-
四智
【中国佛教】 四智,具云四智相应心品,又简称四智心品,意即与四智相应的一聚心、心所,是菩提的四种德能,亦即佛的四种智慧,是转有漏的第八识、第七识、第六识,及前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64) -
金光明经
【中国佛教】 《金光明经》具名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(依据梁真谛三藏所传)。在此经整部译出以前,西晋竺法护早就有《菩萨十地经》的翻译(和本经的《最净地陀罗尼品》内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44) -
南海寄归内法传
【中国佛教】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,简称《南海寄归传》,四卷,唐义净撰于南海室利佛逝。义净(635~713),齐州(今山东济南地区)山庄人。出家以后,仰慕法显、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62) -
四重二谛
【中国佛教】 四重二谛,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,在中土各宗中,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。三论宗的四重二谛,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、二不二、非二非不二等意义互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54) -
读体(1601—1679)
【中国佛教】 读体,号见月,是明末清初重兴律宗的巨匠,世称见月律师。俗姓许,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生于云南楚雄。崇祯元年(1628)伯父去世,他信了道教,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46) -
彭际清(1740—1796)
【中国佛教】 彭际清,名绍升,字允初,号尺木,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,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。他生于江苏长洲县(今苏州)一个典型的士族家庭。父祖都以科第仕宦,际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5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