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文句
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11 阅读(
【中国佛教】  《法华经文句》,具名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略称《法华文句》,十卷(或二十卷),隋智顗说,灌顶记。是天台宗对于《妙法莲华经》本文的主要解释,为天台三大部之一。即天台宗的开祖智顗大师,于陈后主祯明元年(587),在金陵光宅寺开讲《妙法莲华经》,就经中字句及其意义详加解说,弟子章安灌顶笔录成书。

  本书以天台宗的见地,将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大别为本迹二门:以前十四品为如来迹(垂迹)门的说法,它的要旨是"开权显实",即开三乘之权而显一乘之实,阐明过去佛以方便力,于一佛乘分别说三;现在开方便的权门,示真实的妙理,会三乘归一佛乘,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以后十四品为如来本(本地)门的说法,它的要旨是"开近显远",即开近成的化迹而显久远的实本,阐明释迦牟尼佛不是新近在菩提伽耶方才成道的新佛,而是从远在三千尘点劫以前久远实成的本地本佛垂迹。

  本书将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先依佛家通例分作序、正、流通三分:以最初的《序品》为序分,以从第二《方便品》到第十品《分别功德品》第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为正说分,以从那以后到经末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。又将全经大别作迹、本二门,从第一《序品》到第十四《安乐行品》,是迹门法华;从第十五《从地踊出品》到经末,是本门法华。这本、迹二门,又各有序、正、流通三分。

  第一《序品》是迹门的序分,从第二《方便品》到第九《授学无学人记品》是迹门的正说分,第十《法师品》以下五品是迹门的流通分。其中正说分又分作略、广两部分:从"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"以下是略说开三显一;从"尔时世尊告舍利弗:汝已殷勤三请,岂得不说",以下是广明开三显一。广明开三显一共七品半,总分作三个阶段:一为上根人法说,二为中根人譬说,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,这称为法华三周。在第一周,佛为上根人说三乘方便、一乘真实,这时候只舍利弗一人领解其说,即第二《方便品》中所说,这称为法说周。在第二周,佛为中根人在法说周中不能领解真实的妙理,更说三车、一车的譬喻,起初羊、鹿、牛三车是施权,后来等赐一大白牛车是显实,这时有摩诃迦叶、大目犍连、须菩提、摩诃迦旃延等四大弟子领解其说;这就是从第三《譬喻品》到第六《授记品》特别是《譬喻品》所说,称为譬说周。在第三周,佛为下根人在以上二周中不能领解,于是说宿世的因缘并举化城的譬喻,令其领解" 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",有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等千二百学、无学声闻弟子因此领解;这就是第七《化城喻品》以下三品特别是《化城喻品》所说,称为因缘说周。

  从第十五《从地踊出品》开始到"汝等自当因是得闻"是本门的序分。从同品"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"以下到第十品《分别功德品》弥勒说十九行偈是本门的正说分,其中第十六《如来寿量品》是正开师门的近迹、显佛地的远本。第十七《分别功德品》中:佛说长行是总授法身记,弥勒说偈是总申领解。从《分别功德品》弥勒说偈以下到第二十八《普贤菩萨劝发品》是本门的流通分,其中:从弥勒说偈以下及第十八《随喜功德》、第十九《法师功德》、第二十《常不轻菩萨》三品是劝持流通;从第二十一《神力品》到第二十八《普贤菩萨劝发品》是付嘱流通。

  本书以天台宗一家的见地把《法华》一经分作以上的科段,而其解说经的文句,也用一家所特创的四种释,即:一、因缘释,二、约教释,三、本迹释,四、观心释。因缘释是以世界悉檀、为人悉檀、对治悉檀、第一义悉檀等四悉檀为因缘来解释法义。四悉檀义原出《大智度论》卷一,龙树论师用它说明释迦如来一代说法的方式,智顗转用作释义的准绳。悉檀原来的意义是成就。智顗追随慧思,说悉檀是梵汉兼举,悉是汉语,意思是遍,檀是梵语,翻译作施。世界悉檀,是随顺众生所乐欲令生喜悦。为人悉檀,是随顺众生的机宜令发起正信,增长善根。对治悉檀,是以种种法药遍施众生令除遣贪欲、瞋恚、愚痴等恶病。第一义悉檀,是令悟入诸法实相的妙理。约教释是依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来解释法义,起初用藏教意作浅近的解释,其次通教、别教,最后依圆教意作深入的解释。例如初说一心是意识,其次说是阿赖耶识,又次说是如来藏,最后说是一念三千诸法。本迹释是依本地、垂迹二门来解释法义。例如经初的"如是",依释尊最初成道来解释,是本;依释尊中间以及现今作佛说经来解释,都是迹。观心释是依观行来解释法义(此如解释"王舍城"时,说王即八识心王,舍是心王的住处即五阴。观心时,把五阴加以分析而观为空,这是藏教。体达五阴即空,即空是涅槃,是通教。观由伏灭五阴中色获得常色,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,是别教。观五阴即法性,法性无受、想、行、识,一切众生即是涅槃,不可复灭,毕竟空寂。如此的涅槃即是真如法体,是圆教)。

  本书于显自宗义外,随处举破其他家之说,尤以梁光宅法云的《法华经义记》(二十卷,世称《法华光宅疏》)所说为重点。

  本书系灌顶于二十七岁时在金陵听受笔记,又六十九岁时在丹丘删补(见"序品"标题下附注)。唐玄宗天宝七年 (748),有东阳郡清泰玄朗和尚,感于本书的文势有时凌乱、失次,因加以排比令相贯串(见卷首神迥的《天台法华疏序》)。现行本当即此本。又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),诏令福州东禅寺刊天台教藏同大藏流通(见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二十),本书亦当在其中。

  本书主要的注释,是唐湛然的《法华文句记》三十卷。此外有关的撰述,有唐道暹的《法华经文句辅正记》十卷,智云的《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》二卷,《妙经文句私志记》十四卷,宋法照《法华经文句读教记》七卷,从义的《法华经文句补注》四卷,有严的《法华经文句签难》四卷,善月的《法华经文句格言》三卷,清道霈的《法华经文句纂要》七卷,还有湛然《法华经文句科文》六卷。

分享

复制链接

alstonduan@163.com

发送邮件
本站唯一联系方式为电子邮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