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 第2250页
-
有心地及无心地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心地及无心地】 p0555瑜伽释十七页云:所言有心无心地者:略就五门,建立差别。一、就地总说门,谓五识身相应地,意地,有寻有伺地,无寻唯伺地,此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2) -
什么是僧尼管属
【佛光大辞典】为中国古代朝廷管理僧尼之制度。据大宋僧史略卷中载,东汉初之沙门隶属鸿胪寺,至后魏初,则设立监福曹以统摄僧侣。后改为崇玄署。齐梁时,创设同文寺以主僧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8) -
广长舌相是什么意思?
梵语prabhu^ta-jihvata^,或 prabhu^ta-tanu-jihvata^,巴利语pahu^ta^-jivha。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。又作广长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7) -
有法自相相违因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法自相相违因】 p0556因明入正理论云:有法自相相违因者: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。有一实故。有德业故。如同异性。此因如能成遮实等;如是亦能成遮有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8) -
什么是僧正
【佛光大辞典】又称僧主。系统领教团,并匡正僧尼行为之僧官。为僧纲之一,乃僧团中之最高职官。本制始于魏晋南北朝时代,为中央僧官之职称。惟自唐宋以降,多为地方僧官,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6) -
废诠谈旨是什么意思?
谓废舍言诠而直指其理。系法相宗所立。又作废诠辨实。与‘依诠谈旨’相对。即废言诠之分别,直辨其实;所谓一真法界非言虑所能及,唯有圣智得以明其内证。于大乘起信论,则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1) -
有法差别相违因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法差别相违因】 p0556因明入正理论云:有法差别相违因者:如即此因,即于前宗有法差别,作有缘性。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。如遮实等,俱决定故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8) -
什么是僧印
【佛光大辞典】(434~499)南齐僧。安徽寿县人,俗姓朱。少而神思沉审,安苦务学。初从彭城昙度学三论,后随庐山慧龙研习法华,对法华宗旨独表新异,后栖止于建康中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2) -
有功用运转作意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功用运转作意】 p0556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:有功用运转作意者:谓即于此,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,所有作意。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26) -
什么是僧次
【佛光大辞典】僧侣戒腊之席次。即受具足戒后依年数而定席位。据梵网经卷下载,佛子应如法次第坐,先受戒者在前坐,后受戒者在后坐,而不问老、少、比丘尼、贵人、国王、王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45) -
什么是僧自恣日
【佛光大辞典】即夏安居之终日(即圆满日,七月十五日)。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,僧众聚集一处安居,坚持戒律、皎洁其行,于最后一日,僧行自恣法,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5) -
什么是僧诠
【佛光大辞典】南朝梁代三论宗僧。又称止观诠。籍贯不详。梁武帝天监十一年(512),敕与僧怀、慧令等十人,往摄山止观寺,随从僧朗研习三论之义理,十人中唯独师得其法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46) -
有分别影像所缘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分别影像所缘】 p0556集论七卷三页云:有分别影像所缘者:谓由胜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界。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5) -
什么是僧达
【佛光大辞典】(一)南齐僧。生卒年不详。年少而发白,人称白头达,博通众典,尤擅长辩难,而秉性刚直。原居于京师庄严寺,后被摈至长沙。 (二)(475~556)北齐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8) -
有寻有伺等三地是什么意思
【法相辞典】【有寻有伺等三地】 p0556瑜伽四卷一页云:此中欲界,及色界初静虑,除静虑中间若定若生,名有寻有伺地。即静虑中间若定若生,名无寻唯伺地。随一有情,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35) -
什么是僧粲
【佛光大辞典】(一)(529~613)隋代僧。汴州陈留(河南开封)人,俗姓孙。少喜游学,遍访齐、周、陈诸国讲肆,又善于辩难,自号三国论师。开皇十年(590),敕...
无尽灯 发布于 2024-04-01 阅读(53)